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夏商周断代工程与陕西省眉县青铜器

夏商周断代工程与陕西省眉县青铜器

关键词:夏商周断代工程与陕西省眉县青铜器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眉县人民政府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sxmx.gov.cn
  • 感谢 meixian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91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夏商周断代工程与陕西省眉县青铜器

(杨乐整理)

为什么要给夏商周断代

  夏商周断代其实只是一系列研究中的基础一环,但在大多数现代学科的研究中,往往最基础的却是最前沿的,至少它是摸清中华文明起源必不可少的一项起步工作。

  文明的起源如同宇宙起源、地球起源、生命起源、人类起源等一样,是令无数科学家心驰神往又充满疑虑的重大课题。所谓文明时代是特指人类进入稳定的农耕社会,建立城邦和国家,开始使用较为成熟的语言和文字以后的历史。相对于史前或早期人类社会,文字的发明是文明社会到来的主要标志之一。在世界文明的起源中,古代中国是与美索不达米亚、古埃及、古印度并称的文明古国之一。但就文字而言,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出现于5400年前,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出现于5100年前,而中国的甲骨文直到3300年前才成形,晚了将近2000年。再考虑一下有文字记载的历史,早在四五千年前,古埃及就有了第一张石刻王表,记录了埃及最早几十个法老的在位时间,那时的中国,还是连一个文字都没有的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。就说所谓夏商周三代史的概念吧,至少从小学开始它们就进入了我们关于中国历史的结构系统,但事实上,这些知识长期以来都是没有经过可靠的文献或出土资料辅证的。

  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,任何带有情感性的讨论都无法进入现代学术的公共空间。正是由于缺少这项基础性工作,致使中国早期文明的可信度在世界学术范围内受到质疑。1996年5月,作为九五攻关科技的“夏、商、周断代工程”正式启动。专家们主要通过研究甲骨文、经文等文字材料,以现代天文计算推断有关天文历法记录的年代,以及对考古遗址、墓葬资料进行整理取得系列样品,并利用加速器制谱仪和常规办法完成碳十四测年等手段,终于在2000年秋天取得阶段性成果,公布夏商周年表,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一个年代上的基本框架。从这份年表中我们得知夏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2070年,夏商分界约为公元前1600年,商周分界是在公元前1046年。

详见《夏商周年表》一文。

考古发现与工程断代

  依据最新版《辞海》“中国纪年表”,中华历史的开端是公元前841年,距今不到3000年,以上便属传说时代,难考信史。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和有历史前的古代社会建立起关联?最重要的途径便是考古发掘。

  比如《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-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(简本)》指出,项目在推定西周王年的工作里,建立了七个支点,即:

  西周晚期

  1.吴虎鼎与宣王十八年;
  2.晋侯苏钟与厉王三十三年;

  西周中期

  3.古本《纪年》“天再旦”与懿王元年;
  4.虎簋盖与穆王三十年;
  5.鲜簋与穆王三十四年;

  西周早期
  6.静方鼎与古本《纪年》昭王元年;
  7.《尚书·召诰》、《毕命》历日与成王、康王元年。

  而这7项均与当时考古学取得的新成果有关。青铜器吴虎鼎是1992年在陕西长安县申店出土的,到1997年除锈,才发现了铭文。晋侯苏钟1992年出土于山西曲沃北赵晋侯墓地,1996年全部发表。虎簋盖1996年发现于陕西丹凤山沟村。鲜簋和静方鼎虽系较早出土,但前者长期误传为盘,器形在1995年始有彩版,后者也是到1996年才收入图录,为人所知。

  经过研究,吴虎鼎乃是周宣王时的标准器,没有疑议。把吴虎鼎的历日和其他一些青铜器铭文结合起来,证明《史记》西周晚期王年是准确的。

  “工程”对晋侯苏钟作了仔细研究,并对出这套编钟的晋侯墓地8号墓的样品进行常规法与AMS(加速器质谱计)法14C年代测定。结合两者,证明《史记》所记周厉王年数也是对的。

  古本《纪年》有周懿王元年“天再旦”的奇异天象,已有学者论证是日出时的日全食。“工程”利用1997年3月9日日全食机会,在新疆北部布网观测,验证了天明两次现象的实际性。同时重作计算,论定懿王元年即公元前899年。接着,与虎簋盖、鲜簋的研究配合,推出穆王在位年,又与静方鼎研究联系,推出了昭王在位年。

  以这些工作为基础,加上对《尚书》历日的研究,就把周初成王、康王的年代定下来了。至于武王伐纣、建立周朝的年代,则是通过多种途径推定的,在“工程”《阶段成果报告》里都有详细叙述。

眉县青铜器的价值

  2001年1月19日出土于陕西省眉县杨家村北坡半崖的这27件青铜器造型精美,保存完整。更重要的是所有器物上均有铭文,总数在3500字左右,为国内所罕见,其中一件三足附耳盘铭文多达340余字,从周文王追述到周宣王,囊括了西周的12代王,是新中国建立以来出土铭文最长的西周青铜重器。

  据文物专家初步研究分析,这批青铜器大约为西周晚期器物,多数应为宣王时所铸造,铭文将西周时期除幽王之外的诸王逐一列出,涉及来、单五父、叔五父等历史人物的活动,并提到了与戎人作战等史实。这次出土的文物还提供了一批西周晚期的标准器,其中有两件集中了年、月、干支与月相四要素,分别注明四十三年和四十二年,是西周纪年青铜器中年份最大的,为研究西周历史和“夏商周断代”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,是我国西周考古史上又一次重大收获。北京大学考古系主任李伯谦在1月29日召开的“陕西眉县出土青铜器座谈会”上说:“27件铭文青铜器的发现是空前的,它必定是2003年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,也是21世纪的重大发现。”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